73 74 75
對我來說就是一條線,天堂與地獄,實力有差嗎?我想說明明就是一樣的,但是這樣講聽起來又像是失敗的人在酸葡萄,總之就是這樣。為什麼不去指考?這句話很多人問我,彷彿我去指考似乎會比現在好,然後好像我去念現在申請的這幾所污辱我的程度,但是我有多少程度?夠了,唸書,本來就是我完成父母期望的方法,本來就是符合社會體制的作為,本來就是讓我有資格做我想做的事情的前提。
然後呢?我有什麼才藝?
才華終將被體制淹沒,我們所謂的官員從來不去問,現在的小孩有沒有比較輕鬆,其實補習班是一個賺錢的行業。人本想消滅的明星學校、資優班,依舊是培養社會菁英的主力,所謂的菁英範圍比較狹小一點,然後如果一切都要講求公平的話,那算什麼?有些人出生含著金湯匙,有些人在偏遠鄉下接受教育,這就是貧富差距下的社會,但也證明了這是民主社會,人本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共產,硬是要把大家拉到同一個水平,讓窮孩子沒有機會考上明星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得以翻身,大家一起唸高中,結果只有唸私校或有補習的人,才有機會把聯考考好。
至於考試制度四不像的台灣,墮落的媒體,無知的父母,可憐的小孩。三類、醫學系成為大家追求的,卻沒有人問過,醫學是多辛苦的一條路,健保是多爛的一個東西,然後未來的醫生真的有錢賺嗎?或是衛生署給民眾的教育不就是醫院都在騙錢、醫生的在騙健保,那醫生有得到尊重嗎?
從小,書上教我們面對挫折,要挑戰自我,而父母卻教導我們走一條看似平穩的道路,因為這樣未來才穩定,原來人最終追求的還是穩定的收入、穩定的生活。
唸了六年的資優班了,看到多少人驚人的才華,美術、體育、音樂......然後最後去念醫科,結束;然後也會看到多少人,少了成績單,少了課本,就什麼都沒有了。這一切,大部分都不是學生的錯吧?我們被教育成一群順從而缺乏思考的人,創意不被強調的學習以後企業該怎麼要求我們創意研發?在這個窄窄的資優圈,有多少人是靠補習、靠努力,而被大家認定是因為天生資質就好本來就「應該...」
夠了......至少我算是過了這段高中以前的教育,然後只剩下看有沒有大學要收我。
我能找回我的興趣嗎?我的音樂、我的體育、我的夢想?
不知道。
或許我的想法很偏激吧.......以上
留言列表